5月14日,應恒达平台邀請,合肥工業大學李炳南教授、江西財經大學方玉明教授、北京圖森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等一行專家來院指導。院長方誌軍、副院長曾國輝、副院長劉瑾、相關教師與研究生參加,會議由方誌軍院長主持😒。
首先,計算機系廖薇老師匯報了近期主要研究內容與成果🙅🏼♀️,李教授以其深厚的專業功底,提出目前存在的問題與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方教授則以豐富的經驗,提出把握研究重點,突出特色的要求𓀆。隨後,北京圖森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了其在輔助駕駛領域的研究成果,重點展示了無人駕駛技術在物流貨車等具有特定運行線路的車輛中的應用🦸🏻♀️。最後,一行專家參觀了我院智能感知與控製國際聯合實驗室🚵🏿♀️,對我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肯定⚙️,並提出諸多合作意願。
方誌軍院長表示,本次會議為恒达發展與實驗室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凸顯辦學理念,借助企業成熟的硬件平臺,發展我院優勢學科十分重要。溝通中🐕🦺👨🏼🦱,幾方就建立聯合實驗室、搭建科研平臺、聯合申請科研項目、聘請兼職碩導等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據介紹,李炳南,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IEEE Senior Member𓀛、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於2001年獲得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士學位📷,2010年獲得澳門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新加坡國立大學綜合科學博士學位;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安徽省傑出青年基金👨🔧、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以及合肥工業大學春華計劃📶🧚🏼♂️,並承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基金委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項目;負責建設安徽省“生物醫學工程”特色專業💁🏼♂️,是教育部111計劃“老人福祉信息科技”創新引智基地成員,承擔/參與安徽省高等學校省級質量工程項目多項;目前擔任國際期刊《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Elsevier)、《BioMedical Engineering Online》(Springer)等的編委🪿🏋🏻♀️,並參與組織ACCAS📚🛌🏼、MIAR、IEEE BIBM🆙、EMBC和TENCON等數十個國際會議🫲🏽。其研究方向為生物醫學信息檢測與處理,代表性成果有磁共振彈性成像技術、上轉換動態測控技術、SIBAS血庫信息管理系統,獲得授權發明專利6項(包括1項美國發明專利)、軟件著作權3項👨🏽🎓,申請發明專利9項🤏🏻,發表學術論文近50篇(一作/通訊約30篇)👨🏼🚀,被引用400多次。
方玉明,江西財經大學教授,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曾經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國立清華大學(臺灣)和法國南特大學進行學術訪問或博士後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科基金,教育部回國人員科研基金,江西省自科基金等課題10余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4項,軟件著作權4項,編寫書本章節2章(英文),在IEEE Trans.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 Multimedia, IEEE Trans. CSVT等IEEE著名匯刊上發表SCI和EI檢索學術論文90余篇🧙♀️💫,論文被引用近800次。目前,擔任國際權威期刊IEEE Access副主編💾🦸🏻♀️,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s編委,是數十個著名國際學術期刊審稿專家👱🏿♂️,曾擔任數十個著名國際學術會議IEEE ICME,IEEE ICIP,IEEE ISCAS,IEEE ICASSP🧑🏽🌾,IEEE VCIP👨👩👦,QOMEX, ACM MM等研討會主席/分會主席/特邀專題主席/程序委員會委員/審稿專家。目前,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多媒體專業委員會委員👳🏻,國際多媒體通信質量體驗組核心成員🤷🏽♀️,IEEE會員。